韓聯社世宗12月20日電 朝鮮2023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1%,時隔4年由負轉正。這歸因于朝鮮重新開放因疫情而一度封鎖的國境。
南韓統計廳20日發佈的“2024年朝鮮主要統計指標”顯示,朝鮮實際GDP于新冠疫情暴發的2020年起(-4.5%)連續3年負增長,但去年反彈至3.1%。按行業看,水電煤(-4.7%)減少,但建築業(8.2%)和規上工業(4.9%)帶動朝鮮經濟增長。糧食產量同比增長6.9%,為482萬噸,較南韓(430萬噸)多52萬噸。
同期,朝鮮名義GDP為40.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25.2億元),為南韓(2401.2萬億韓元)的1.7%。名義國民總收入(GNI)為40.9萬億韓元,每人平均GNI同比增長11.1%,為159萬韓元,與南韓(4725萬韓元)相差29.7倍,較2022年(31.8倍)有所收窄。
貿易方面,朝鮮對外貿易總額同比增長74.6%,為27.7億美元,與南韓(1.2748萬億美元)相差460倍,差距同比(892倍)減半。其中,出口額為3.3億美元,同比增長104.4%;進口額為24.4億美元,增長71.3%。
朝鮮主打出口品為假發、鞋帽等輕工業產品,佔比達51.6%。其出口額從2022年的1170萬美元大增1332%至去年的1.6766億美元。最大貿易對象國為中國,佔比為98.3%。(完)
資料圖片:據朝中社2024年11月27日報道,朝鮮近3年在全國建設1500多個新鄉村。 韓聯社
kchy515@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和用於人工智慧開發及利用】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和用於人工智慧開發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