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首爾11月14日電 “我作家生涯中最喜悅的一刻就是2021年4月底完成《不做告別》的時候。這部作品花了很長時間,寫得很辛苦。”日前憑藉長篇小說《不做告別》榮獲法國梅迪西斯文學獎的南韓作家韓江14日出席記者座談會時如此說道。
韓江當天回顧作品的創作歷程並表示,在寫這部作品時,除了琢磨如何能夠完成之外毫無餘暇。其間經歷了許多難關,幾近無法完成。作品創作歷時7年,最令人喜悅的不是獲獎,而是寫完的那一瞬間。
《不做告別》是韓江于2016年憑藉《素食主義者》榮獲國際布克獎後時隔五年于202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它以“濟州四三事件”為題材,講述主人公、小說家“慶荷”因朋友“仁善”因遭遇手指被切的意外而替她前往濟州道的老家照顧寵物鳥,並通過仁善的母親“貞心”的記憶回顧一段痛苦歷史的故事。
“濟州四三事件”(又稱濟州大屠殺)是指1948年4月3日發生在南韓濟州道的民眾抗爭事件。當時居住在濟州道的部分左派人士因反對美國軍政舉行示威活動遭軍警鎮壓。在此過程中,數萬名當地無辜平民被槍殺。
就作品中的核心人物“貞心”,韓江表示,本以為她是個悲傷、無力、渺小的人物,但始終不斷哀悼,不做告別,努力抗爭。這種心境正是小說的核心。她坦言,在創作過程中,為走進“貞心”的內心付出了很多努力,反覆思考她在以怎樣的心態活著,以及她心中的那份熱枕和堅持。
從2014年發表以光州民主化運動為背景的《少年來了》到今年的《不做告別》,韓江一直在書寫南韓現代史中的黯淡和傷痛。她表示,已完成兩部有關現代史悲劇的作品,今後想寫寫愉快的故事。《不做告別》中一直在下雪,現在想要迎接春天。就下部作品的題材,她透露,想寫關於生命的小說。(完)
yuan@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