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檢索

滾動

韓貿協:二次電池及原料對華依存升高拉大逆差

2023年 06月 28日 21:04

韓聯社首爾6月28日電 南韓貿易協會(貿協)28日在“上半年交易動向及下半年貿易、通商環境展望記者座談會”上表示,隨著二次電池及其原料更加依賴自華進口,對華貿易逆差持續擴大。

貿協分析各月對華貿易收支和各品目貿易赤字結構變化後發現,去年6月至今年5月,對華出口額連續12個月負增長。近一年只有去年9月實現6億美元順差,其餘全部是逆差。今年1月至5月,南韓對華貿易逆差為118億美元,中國從南韓的第一大順差來源國搖身變為第一大逆差來源國。

對華貿易順差于2018年達到高峰(556億美元),由於中國的中間材料自給率上升,2019年順差收窄到290億美元,去年再減至12億美元,今年轉為逆差。分析認為,造成對華貿易逆差擴大的決定性原因是二次電池及其關鍵原料——精細化工原料逆差擴大。

據貿協說明,國內低價電動汽車車型採用中國製造的磷酸鐵鋰電池。隨著電池進口增加,2021年起鋰離子電池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製造二次電池所需的氫氧化鋰和前驅體等品目進口增加也對貿易逆差產生影響。

1至5月,氫氧化鋰等其他精細化工原料對華逆差的佔比達到12.4%,二次電池逆差佔10.1%,二者共佔22.5%左右,在對華貿易逆差品目中佔比最高。同期,16種二次電池原料和材料中有10種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是中國。這些原料和材料的對華依存度大多高達80∼100%。16種原材料對華逆差為35.7億美元,達到同期同一品類對外逆差(14億美元)的2倍以上。

此外,永磁鐵(85.8%)、稀土(84.6%)等未來核心資源也高度依賴中國。貿協就此表示,有必要積極參與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等各國減輕對華過度依賴的努力。同時,為確保電池礦產供應的自主可控,應加強資源開採和國際合作。(完)

資料圖片:對華貿易收支走勢 韓聯社

資料圖片 韓聯社

lizhengyun@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字體大小

字體大小示例

A A

SAVED

分享

長按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