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首爾8月16日電(記者劉羽安) 在韓中建交30週年紀念日(8月24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駐南韓大使邢海明16日接受了韓聯社的書面專訪,就韓中關係、韓半島局勢等諸多話題發表觀點。
今年5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訪韓出席南韓總統尹錫悅就職典禮。他在與尹錫悅會晤時曾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歡迎並邀請尹錫悅在雙方方便之時訪華。被問及兩國元首是否有可能在今年內實現會晤,邢海明表示,習近平主席同尹錫悅總統通過電話等各種方式保持良好交往,兩國元首都表達了歡迎彼此在方便時來訪的積極意願,兩國外交部門一直就雙邊各層級交往的規劃保持著溝通。目前限制雙方交往的主要還是疫情因素,但中方推動雙邊高層交往的意願是積極的,願與韓方為此作出積極努力。
就當前的韓中關係形勢,邢海明表示,經過30年的歲月洗禮,中韓關係進入更加成熟穩定的階段,兩國政治互信、共同利益、人文紐帶不斷深化拓展,雙邊關係根基更加紮實。雙方下一步應繼續堅持這些原則和經驗,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和重大關切,聚焦和平發展,堅持合作共贏,確保中韓關係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不斷發展。中韓兩國基於幾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和共同的東方價值觀,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發展關係。人為搞“脫鉤”不符合兩國利益、不合民心,也絕不可能得逞。
就朝鮮今年以來不斷試射導彈並準備進行第七次核子試驗的情況,邢海明表示,中方一貫堅持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平穩定,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中方反對半島出現核武器以及任何可能加劇形勢緊張的行動,這一立場堅定不移。近期半島形勢出現緊張動向,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做朝方和有關各方的工作。邢海明強調,多年來,中國政府為維護韓半島的和平穩定傾注了巨大努力,我們積極奔走斡旋,並提出“雙暫停”“雙軌並進”“分階段、同步走”等倡議,為推動政治解決半島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邢海明說,中方一貫支援並參與有助於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的一切政治外交努力,也切實履行了所有安理會涉朝決議。同時我們認為,一味施壓、制裁無法解決問題。我們應該思考形勢為何會走到這一步,研究如何防止形勢進一步惡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方願同韓方一道,繼續為此作出不懈努力,發揮建設性作用。
美國正在推動同南韓、台灣、日本構建“晶片四方聯盟”(Chip 4),並以人權問題等為由加強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南韓新政府表示,南韓對中國的出口紅利時代已經結束,並試圖在經濟上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邢海明對此表示,中韓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兩國早已結成利益交融的產業迴圈,雙邊貿易額達到3600億美元規模,相互投資超過1千億美元,兩國經濟關聯度高達0.56。美國故意拉攏排斥中國的“小圈子”,服務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最終只會損人害己。很多南韓經濟界人士對政府加入“Chip 4”、降低對華經貿依賴的動向表示擔憂,這些理性的聲音值得重視。希望韓方從自身利益和中韓合作大局出發,慎重處理有關問題。
就“薩德”反導系統(THAAD)問題,邢海明表示,該問題關乎中方戰略安全利益,十分敏感,曾給兩國關係帶來嚴重傷害,至今未能完全消除其惡劣影響。不久前,中韓外長會晤期間,雙方就此深入交換了意見,都認為應重視彼此安全關切,努力予以妥善處理,不使其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的絆腳石。希望雙方共同努力,避免該問題再度突出。
對於兩國人民對彼此的觀感有所惡化,邢海明表示,中韓兩國友好交往歷史長達千年,兩國民眾擁有很多情感共鳴,友好始終是兩國民意的主基調。近年兩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之間的友好感情出現下滑,背後有很多因素影響,主要是疫情的影響。相信只要大家親身到對方國家去走一走,直接和對方國家的民眾聊一聊,這些誤會自然就會消失。待疫情穩定後,隨著兩國人民交往逐漸增多,雙方感情一定會不斷恢復並加深。
被問及中國政府今後是否會針對南韓等同中國經濟交流頻繁的國家放寬入境隔離措施、擴大人員往來,邢海明表示,中國近期基於充分的科學依據和疫情防控實踐,對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進行了優化調整,還對登機前核酸檢測程式進行了大幅簡化,進一步便利了同其他國家之間的人員往來。疫情發生後,中方高度重視保障南韓企業和民眾在華生產經營和工作生活。兩國率先建立聯防聯控合作機制,率先建立便利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率先放寬赴華工作、學習等人員往來限制,不斷增加往來航班數量。中方採取了一切可行措施全力減少疫情影響,保障中韓合作的聯通。目前全球疫情仍在發展,中方將立足疫情和國情,不斷對防控措施進行優化調整。(完)
資料圖片:1月4日,在位於首爾市中區的中國駐韓大使館,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接受韓聯社專訪。 韓聯社
資料圖片:6月14日,在首爾四季酒店,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出席韓中日三國合作國際論壇。 韓聯社
yuan@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