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檢索

滾動

詳訊:南韓運載火箭“世界”號首發未能成功入軌

2021年 10月 21日 20:43

韓聯社首爾10月21日電 南韓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長官林惠淑21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南韓自主研發的“世界”號運載火箭(KSLV-Ⅱ)正常完成了全部飛行程式,順利將1.5噸重的試驗衛星送入700公里高的太陽同步軌道,但由於衛星速度沒有達到預定的每秒7.5公里,未能成功入軌。

“世界”號運載火箭全長47.2米、重200噸,當天17時在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點火發射。在經過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離和二級主發動機關機,三級發動機點火後繼續正常飛行並熄火脫落,火箭于17時15分在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與衛星成功分離。

林惠淑表示,一級火箭由4個75噸級推力液體發動機捆綁而成,產生300噸級推力。當天的發射驗證了火箭一級飛行正常。據悉,該技術為南韓國內運載火箭首次採用,也是此次研發項目的最大難點之一。林惠淑還指出,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三級發動機點火成功是預期成果,這表明國內航太技術已達到了一定的水準。

據分析,第三級發動機未能達到預定燃燒521秒的目標,在475秒提前停止工作,導致速度不足進而未能將衛星送入既定軌道。航空宇宙研究院發射體開發本部長高正煥(音譯)表示,在觀察第三級火箭飛行時發現燃燒時間可能提前了40∼50秒,目前還未對所有測量數據進行分析。

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計劃成立發射調查委員會,查明第三級發動機提前停止工作的具體原因,並拿出優化方案,為第二次發射做準備。據悉,“世界”號運載火箭暫定於明年5月19日進行第二次發射。

運載火箭技術是一項尖端技術,全球只有少數國傢具有獨立發射衛星的能力。現在世界上擁有衛星發射能力的有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六個國家和地區。以色列、伊朗、朝鮮不在其列,只擁有300公斤以下低軌小衛星自主發射能力。

美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發展運載火箭的國家,從上世紀50年代起在戰略導彈的基礎上發展了運載火箭。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國早期的運載火箭主要靠引進他國的火箭技術進行研製,經歷了引進消化再到自主研發的歷程。南韓的情況也是如此。南韓開始自主研發運載火箭的技術較美、俄等世界航太強國晚了60年,但考慮到實際研發時間最多只有30年,發展速度較快。(完)

10月21日下午5時,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南韓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世界"號(KSLV-II)發射升空。 韓聯社/聯合攝影團

10月21日下午5時,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南韓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世界”號(KSLV-II)發射升空。 韓聯社/聯合攝影團

10月21日下午5時,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南韓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世界”號(KSLV-II)發射升空。 韓聯社

觀看“世界”號發射

10月21日,在全羅南道高興郡東一面的一處制高點,人們近距離觀看南韓自主研製的“世界”號(KSLV-II)運載火箭發射的震撼場面。 韓聯社

lizhengyun@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字體大小

字體大小示例

A A

SAVED

分享

長按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