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專家就中方在韓中暫定措施水域設構築物討論應對方案
政治
2025年 03月 25日 20:10
韓聯社首爾3月25日電 南韓各界專家25日出席執政黨國民力量籍議員羅卿媛議員室舉行的“緊急應對中國西海工程討論會”,就中方在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MZ)設置鋼制構築物一事的應對方案進行討論。
高麗大學統一外交係教授南成旭表示,很難適用國際法解決該紛爭,政府應相應採取對等應對原則,同樣設置鋼制構築物。他強調,涉及領土領海問題,絕不可讓步。
前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副書記官長金鬥泳表示,若中方設置的鋼制構築物為縱向4個、橫向3個,按直徑70米每隔1公里設置一個,那麼被封鎖的海域將超過12公里,南韓漁船和船舶實際上將無法進入該區域。中方此舉可視為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劃界規定和《韓中漁業協定》,韓方可考慮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
首爾國際法研究院副院長李龍日(以下均為音譯)表示,韓方應先通過外交和水產合作渠道採取應對措施。南韓國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劉志勳說,為了遏制和防止雙方存在的涉海分歧升級為兩國之間的矛盾,從而演變成軍事武力衝突,政府有必要探索與中方共用海洋資訊等積累海洋互信的方案。
位於南韓西部海域(南韓稱“西海”)的韓中暫定措施水域是韓中專屬經濟區(EEZ)重疊水域的一部分,兩國政府共同管理該水域水產資源。中方去年4月至5月以及今年初在該水域接連設置三個鋼制構築物。之後,南韓政府屢次試圖進行實地考察,但均遭中方阻止。(完)
kchy515@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和用於人工智慧開發及利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