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議員選舉倒計時30天:勝負將影響大選格局
韓聯社首爾3月8日電 南韓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將於4月10日進行投票,選舉結果將會給下屆大選潛在候選人的影響力等整體大選格局帶來何種影響,備受關注。
未來四年國會的主導權將取決於本屆國會議員選舉結果,因此孰勝孰負也將決定下屆大選潛在候選人的命運。
對最備受矚目的朝野兩大黨領袖——執政黨國民力量緊急對策委委員長韓東勳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而言,本屆選舉相當於2027年大選的“預考”。目前,兩人在有關下屆大選的各種民調中勢均力敵。
若國民力量獲勝,將為執政陣營的大選熱門人選提供有力跳板。尤其是韓東勳能夠從“政治新秀”一躍成為最有力的大選候選人人選。相反,若國民力量輸掉這場選舉,韓東勳深受打擊在所難免。他在競選過程中主導了競選架構搭建、綱領制定和公薦方面的工作,因此國民力量敗選的責任很可能會歸咎於他。
執政陣營還有前國土部長官元喜龍、首爾市長吳世勳、大邱市長洪準杓、議員安哲秀、前議員羅卿瑗等重磅人物,就他們而言,本屆選舉同樣是一場值得放手一搏的機會。如果他們能夠刷出存在感,就相當於為通往大選的階梯上增添了磚石。
離開國民力量另起爐灶成立“改革新黨”的李俊錫在本屆選舉中能否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將決定他往後在政壇上的影響力和地位。若他能夠吸引大量中間選民並形成勢力,有可能成為下屆大選的一批黑馬。
民主黨黨首李在明雖然在第20屆總統選舉中失敗,但仍是在野陣營中下屆總統的最有力人選。如果民主黨能實現“佔據過半議席”的目標,在這次選舉中取勝,李在明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下屆總統熱門人選的地位。
相反,若民主黨在選舉中失利,未能獲得國會半數以上議席,李在明將面臨巨大衝擊。考慮到民主黨內“親明派”(親李在明)和“非明派”(反李在明)之間公推過程中的激烈矛盾,敗選責任很可能要由李在明個人承擔。有觀點指出,黨領導班子通常會在敗選後引咎辭職,屆時李在明再次競選總統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甚至連維持黨首地位也有一定難度。
此外,考慮到李在明作為黨內下屆總統熱門人選地位穩固,民主黨敗選反而會給京畿道知事(省級行政區首長)金東兗、前國務總理丁世均和金富謙等“潛在”的下屆總統人選創造機會。(完)
inkyoung@yna.co.kr
kchy515@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和用於人工智慧開發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