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發射洲際導彈加大對美施壓力度
韓聯社首爾12月18日電 朝鮮18日向韓半島東部海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韓美日前召開核咨商小組(NCG)會議商定將於明年8月的聯合軍演中實施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的核作戰演練後,朝鮮此次發起武力示威,或意在彰顯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力量。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表示,軍方發現朝鮮當天上午8時24分許從平壤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1枚疑似洲際彈道導彈。導彈以高仰角發射,飛行約1000公里後落入東部海域。
這是朝鮮今年第五次發射洲際彈道導彈,距其7月12日試射使用固體燃料的“火星-18”型洲際彈道導彈五月有餘。聯參未公開這枚洲際導彈的飛行時間和射高等參數,但據日本防衛省發佈的消息,導彈于上午9時37分許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外,最大射高超過6000千米。

資料圖片:據朝鮮中央電視臺7月13日報道,朝鮮前一天試射“火星-18”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在現場進行指導。 韓聯社/朝鮮央視畫面截圖(圖片僅限南韓國內使用,嚴禁轉載複製)
鋻於導彈飛行時間、射高、射程均與7月試射的“火星-18”型相似,朝鮮此次再次試射“火星-18”型導彈的可能性較大。聯參公報室室長李成俊(音)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只表示,正在分析其是否為使用固體燃料的洲際彈道導彈。
聯參強烈譴責稱,朝鮮發射洲際導彈是對韓半島乃至國際社會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的挑釁行為,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韓軍將基於堅固的韓美聯防態勢密切關注朝鮮各種活動,維持隨時都能以壓倒性優勢予以反制的能力和態勢。
聯參還表示,韓美日緊密共用了朝鮮所射彈道導彈的預警情報,但三國實時共用導彈預警情報系統尚未啟動。國防部發言人全河奎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韓美日實時共用導彈預警情報系統處於最終驗證階段,三國正為早日啟動該系統緊密進行磋商。
總統室隨即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常任委員會會議探討應對方案。分析認為,繼前一日晚發射短程彈道導彈後,朝鮮僅時隔10小時再射洲際彈道導彈,或意在抗議韓美加大對朝施壓力度。(完)
yhongjing@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