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Go to Navigation

韓拓寬海洋放射性監測範圍至太平洋公海

滾動 2023年 08月 25日 16:55

韓聯社首爾8月25日電 南韓海洋水產部25日表示,政府從今年6月起在日本附近的西北太平洋公海進行海洋放射性調查至今,以期了解福島排核入海後核素濃度變化。

該項調查依據核污染水的海洋擴散預測路徑,在以福島第一核電站為圓心、半徑約為500到1600公里範圍內的2片海域8個點位進行。濃度分析對像是非天然存在的典型放射性核素銫-134、銫-137和多核素去除裝置無法過濾的核素氚。

海洋水產部6月份開始每月採樣調查1次,除氣象條件惡劣的冬季(11~3月)之外,今後將繼續實施該項調查。8月份的調查組已于19日出海,目前正在採集海水樣本。

海洋水產部長官趙承煥表示,為了織密海洋放射源安全防護網,將把南韓海域的採樣點位從92個增至200個,還將在日本福島附近公海進行採樣調查。南韓政府將獨立監測核污染水排放是否達標,守護南韓海域的安全。(完)

公海採集海水樣本 海洋水產部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公海採集海水樣本 海洋水產部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調查海域及採樣點位 海洋水產部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調查海域及採樣點位 海洋水產部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knews@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關鍵詞
主要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