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Go to Navigation

朝鮮在韓總統主持韓美火力殲滅演訓之日射彈挑釁

朝鮮 2023年 06月 15日 23:22

韓聯社首爾、東京6月15日電 在南韓總統尹錫悅主持韓美聯合協同火力殲滅演訓的當天,朝鮮發射2枚短程彈道導彈(SRBM),重啟挑釁。此舉意在反制韓總統親自主持火力演練,同時加強內部團結。

資料圖片:據朝中社4月14日報道,在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的到場見證下,朝鮮13日試射首次使用固體推進劑的“火星炮-18”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 韓聯社/朝中社(圖片僅限南韓國內使用,嚴禁轉載複製)

資料圖片:據朝中社4月14日報道,在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的到場見證下,朝鮮13日試射首次使用固體推進劑的“火星炮-18”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 韓聯社/朝中社(圖片僅限南韓國內使用,嚴禁轉載複製)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15日表示,當天下午7時25分許至7時37分許,朝鮮從順安一帶向韓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2枚短程彈道導彈。導彈均飛行780多公里,之後墜入東海。韓美正在針對具體參數進行分析,並對朝鮮進一步挑釁的可能性進行綜合評估。

聯參指出,朝鮮發射彈道導彈不僅是對韓半島乃至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的重大挑釁行為,更是公然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韓方對此予以譴責並敦促朝方立刻停止挑釁。

日本防衛省推測,當天下午7時24分和7時36分許,朝鮮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至少2枚彈道導彈,導彈最高飛行高度約50千米,飛行距離為850~900公里。2枚導彈飛行11分鐘後墜入石川縣舳倉島西北約250公里處海域。該落點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之內。

南韓國防安全論壇秘書長申鐘宇(音)以飛行距離和最高飛行高度為依據推測認為,此次朝鮮發射的短程彈道導彈可能是有朝版“伊斯坎德爾”之稱的KN-23導彈。朝鮮此次以非高仰角的正常角度射彈。雖然是短程導彈,但墜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加大了威脅力度。

資料圖片:2020年10月10日,朝鮮在勞動黨建黨75週年紀念閱兵儀式上,公開了有朝版“伊斯坎德爾”之稱的KN-23導彈。 韓聯社/《勞動新聞》官網截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資料圖片:2020年10月10日,朝鮮在勞動黨建黨75週年紀念閱兵儀式上,公開了有朝版“伊斯坎德爾”之稱的KN-23導彈。 韓聯社/《勞動新聞》官網截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分析認為,當天朝鮮的挑釁是對韓美聯合協同火力殲滅演訓的抗議。該演訓是韓美聯合戰力及陸海空協同戰鬥力啟用最新武器模擬敵軍挑釁時展示懲戒、殲滅能力的火力演訓。值得一提的是,南韓總統尹錫悅當天前往京畿道抱川市的勝進科學化訓練場主持了演訓。演訓于上月25日啟動,截至本月12日共進行四輪,尹錫悅當天主持第五輪演訓後,朝鮮隨即發起挑釁。

尹錫悅在演訓結束後發表講話稱,不要依靠敵方善意的假和平,而是要依靠我們的力量守護國家安全的真和平。只有能打勝仗、無法讓敵人輕視的強軍才能保障大韓民國的自由、和平與繁榮。

朝鮮在射彈之前通過朝中社以國防省發言人名義發佈“警告立場”,對挑釁進行了預告。發言人稱,駐紮南朝鮮(南韓)的美軍和“傀儡軍”出動各種攻擊性武器裝備針對朝鮮實施所謂的“聯合協同火力殲滅演訓”,這自然會面臨朝方的反擊。

此次是朝鮮時隔63天再次發起挑釁。朝鮮4月13日上午7時23分許從平壤附近向東部海域發射“火星炮-18”新型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ICBM)。上月31日,朝鮮還發射了載有所謂軍事偵察衛星的航太運載器。南韓政府將其定性為以射星之名行發射遠端彈道導彈之實,並加以譴責。(完)

6月15日,在京畿道抱川市的勝進科學化訓練場,南韓總統尹錫悅向參觀“2023韓美聯合協同火力殲滅訓練”的民眾揮手致意。 韓聯社

6月15日,在京畿道抱川市的勝進科學化訓練場,南韓總統尹錫悅向參觀“2023韓美聯合協同火力殲滅訓練”的民眾揮手致意。 韓聯社

zhanglili456@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主要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