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Go to Navigation

南韓去年殘障歧視調查結果出爐

滾動 2023年 02月 26日 08:00

韓聯社首爾2月26日電 南韓保健福祉部(福祉部)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南韓殘疾人日常生活中在出行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最常遭遇歧視。

福祉部近日發佈2021年《禁止殘疾人歧視法》執行情況調查結果。這是2020年版新法實施以來開展的首次調查,福祉部對2194家機構和1843人進行了拜訪調查,並通過對219名殘疾人進行的一對一深度訪談,確認了15個歧視領域的具體事例。

60.3%的受訪者回答,在出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遭遇歧視,隨後依次是場所的可及性、可用性和逃生友好性(32%),使用貸款、信用卡發放、投保等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21.9%),參與文化藝術活動(20.5%)等。

3%的受訪殘疾人有被解雇的經歷,常見的解雇事由有經營需要(32.6%)、工作執行難(31.7%)。而同一年解雇殘疾人的機構回答的事由中最常見的是工作態度不端(25.6%),而回答因此解雇的殘疾員工僅佔4.6%,足見勞資雙方看法懸殊。

殘疾人工作崗位類型中純勞務佔比最高,達到31.1%。其次是行政類崗位,佔30.2%,銷售與服務類佔13.2%,職業技術類10.7%。按用工形式分類,正式工佔一半,普通合同工37%,無期限合同工13.1%。

有0.9%的殘疾學生曾被拒絕入學,最常拒收的教育機構是小學,佔30.8%,託兒所與幼兒園佔23.6%,初中佔23.2%,大學17.2%,高中11%。拒收事由主要是缺乏殘疾學生所需的教學輔助器具,佔43%,招生名額已滿或報名日期已過,佔28%。(完)

無障礙公交車 韓聯社TV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無障礙公交車 韓聯社TV供圖(圖片嚴禁轉載複製)

knews@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關鍵詞
主要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