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訊:韓軍研判朝鮮發射洲際導彈但以失敗告終
韓聯社首爾11月3日電 韓軍分析認為,朝鮮3日發射的遠端彈道導彈為最新型“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導彈完成級間分離,但未能再正常飛行,發射以失敗告終。
據聯合參謀本部公佈的探測結果,朝鮮當天上午7點40分許從平壤市順安地區向韓半島東部海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導彈飛行760公里,射高達到1920千米,速度高達15馬赫。據悉,導彈在飛行狀態下進行兩次級間分離,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先後成功分離,此後推力不足,彈頭未能達到預定速度。
此次導彈的最高飛速低於朝鮮10月4日發射的改進型“火星-12”型中遠端彈道導彈,當時該導彈飛行4500公里,最高速度為17馬赫。洲際彈道導彈的通常飛速為20馬赫左右。因此導彈級間分離後,彈頭可能提前墜落,沒有飛完設計射程。日本探測的導彈參數是射程750公里、射高2000千米左右。日方表示,導彈在東海上空消失,而據悉韓軍則對導彈軌跡跟蹤到底。
據軍方研判,這枚導彈是最新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7”型。朝鮮3月16日發射的“火星-17”型導彈在高度不到20千米的飛行初段空中爆炸,但此次可能以大仰角發射,成功實現級間分離,取得一定的技術進展。
朝鮮當天上午8點39分許從離平安南道價川市不遠的地點發射2枚短程彈道導彈(SRBM),飛行距離330公里,射高約70千米,最大速度為5馬赫。這兩枚彈道疑似朝鮮近期接連發射的朝版“伊斯坎德爾”(KN-23)和朝版“陸軍戰術彈道導彈”(ATACMS)導彈(KN-25)系列。
南韓總統尹錫悅當天上午在首爾龍山總統府地堡內的國家危機管理中心出席由國家安保室室長金聖翰主持的國安常委會緊急會議,接受報告後指示進一步加強韓美對朝延伸威懾的執行力,擴大韓美日安全合作。尹錫悅表示,朝鮮不斷加大挑釁力度,為保護國民生命安全,要保持萬無一失的韓美協防狀態。
聯參議長金承謙在韓軍探測到導彈後立即與駐韓美軍司令保羅·拉卡梅拉召開會議,共用導彈情報,確認加強協防態勢以應對朝鮮一切挑釁。聯參表示,朝鮮接連發射彈道導彈是破壞韓半島乃至國際社會和平穩定的重大挑釁,韓軍強烈譴責並敦促朝鮮立即停止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挑釁行為。韓軍將密切監視朝鮮新的挑釁動向,保持足以對任何挑釁進行壓倒性反制的高度戒備態勢。(完)
knews@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