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兩年 韓面臨第五波流行風險
韓聯社首爾1月19日電 從南韓發生首例新冠病例距今已有兩年,口罩已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標配。截至目前,境內累計確診超70萬人,死亡人數超6000人。而進入2022年以來,全球疫情仍在延宕反覆,南韓也面臨著第五波流行即將到來的風險。
兩年前的2020年1月20日,南韓出現首例新冠病例。同年2月17日,南韓累計確診病例緩慢增長至30例。但隨著2月18日大邱“新天地”教會的一名教徒確診,引發以該教會為中心的超級傳播事件。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出現大量確診病例,引發疫情第一波大爆發。3月6日之後,新增病例開始連日減少,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進入5月,疫情逐漸平穩。
然而好景只維持了3個月。始於首爾城北區的一家教會和在市中心舉行的光復節集會的群聚性感染導致疫情蔓延,引發以首都圈為中心的第二波大流行。之後,政府實施高強度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民眾也主動自我約束,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始於私人聚會、職場等日常生活中的集體感染不斷,2020年11月中旬起至2021年1月中旬,南韓疫情進入第三波大流行,單日新增病例過千,刷新紀錄。危重症病例一度超過400例,還出現了重症病床不足等問題。
隨著南韓政府于去年2月26日開啟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民眾對恢復日常生活的期待逐步加大。但期待與現實還有一定差距。去年7月初,由於新冠變異株“德爾塔”在境內擴散,疫情進入第四波大流行初期階段。而始於學校、職場的群聚性感染持續,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刷新紀錄,從1000例飆升至3000例。為遏制疫情,南韓將防控響應措施上調至最高級別。
政府認為,疫苗對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十分有效。因此,自兩劑疫苗接種完成率超過70%後,南韓正式準備分階段恢復日常生活,並從同年11月1日起實施“與病毒共存”新防疫模式,叫停實施長達半年之久的最高響應級別,防疫管控措施得到鬆綁。
但疫苗的預防效果持續時長不如預期。隨著最早一批接種疫苗的高感染風險人群持續確診,一個個疫情紅燈亮起。12月中旬,單日確診規模逼近8000例,危重症患者超千例,單日死亡人數近百人。為防醫療系統崩潰,南韓在“復常”47天后,于12月18日再次收緊防疫措施。
隨著重啟高強度防疫措施,加上第三針接種工作的開啟,新增確診人數降至3000至4000例左右。但近期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擴散,確診人數再次呈增長趨勢。防疫部門預測“奧密克戎”將在本週成為優勢毒株,加上春節長假的臨近,“奧密克戎”或觸發第五波大規模流行。
政府將“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優勢毒株,或單日確診病例超7000例視為第五波大流行的起點,計劃屆時及時進入“奧密克戎應對階段”,並正在積極採取引進新冠口服藥等防範大流行的措施。(完)
lizhengyun@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