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西部群山海底出土成疊古瓷 附近疑沉船
滾動
2021年 12月 14日 11:13
韓聯社首爾12月14日電 南韓全羅北道群山市仙遊島、巫女島海域近期發現了高麗青瓷、白瓷等豐富的文物。
國立海洋文物研究所14日表示,在新萬金防波堤中段的古群山群島海域進行約60天的考古調查,發現125件高麗青瓷、49件白瓷、9件粉靑砂器、3件錨石等200件左右的古文物。其中81件高麗青瓷是層層堆疊的碗碟,疑隨載運貨船沉沒後塵封海底。
另發現疑似木錨和櫓的文物,古船沉在附近的可能性很高。國立海洋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去年年底獲悉該海域沉有文物,今年年初開始開展了多次調查,文物製作年代上起高麗時代下至近代,不一而足。
木錨在近代不常用,很可能來自古船,發現4艘古船的忠清南道泰安郡馬島海域也曾出土成疊的青瓷,古群山群島海域完全可能沉睡著古船。據宋人徐兢所著《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記載,群山設有宋國來使館驛,此地曾是韓中兩國海上往來要道。
古群山群島的水下挖掘不絕如縷,考古調查工作2002年在飛雁島、2003年至2004年在十二東波島、2008年至2009年在夜味島進行。海洋文物研究所計劃明年進行深入調查,繼續挖掘文物,尋找古船下落。(完)
knews@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