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Go to Navigation

報告:朝鮮資本存量30年增逾兩成但經濟貢獻偏低

滾動 2020年 11月 09日 14:54

韓聯社首爾11月9日電 朝鮮積累的資本在近30年間增長約24%,但由於其生產效率低下,對經濟增長貢獻乏力。尤其是設備投資和資本存量嚴重不足,再加上朝鮮受制于國際制裁無法進口資本貨物,朝鮮經濟可能因此面臨更大困難。

南韓銀行(央行)朝鮮經濟研究室主任趙泰亨(音)和研究員金敏貞(音)、首爾大學經濟係名譽教授表鶴吉9日共同發佈包含上述內容的《朝鮮資本存量推算與啟示》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朝鮮的資本總量較1989年增加了24%。從各個時期來看,1955年到1989年快速增加,1990年代大幅減少,2000年以後逐步恢復。以2018年為準,朝鮮的資本存量與國民生產總值(GDP)之比為3.9倍,高於發達國家(3倍)。但報告指出,這是因為“分母”GDP的規模未能正常增長,反映出朝鮮經濟生產率和效率偏低。

報告還指出,由於受到國際社會制裁的影響,朝鮮無法進口資本貨物,導致對設備的投資萎縮,因此朝鮮的生產設備較為老舊,生產效率低,開工率也較低,而這可能對朝鮮經濟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報告認為,朝鮮企業和農場有必要實現從封閉經濟到開放經濟的結構轉型,並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技術和資本。(完)

資料圖片:朝鮮資本存量走勢

資料圖片:朝鮮資本存量走勢

lizhengyun@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關鍵詞
主要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