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韓朝民間交流雪上加霜
滾動
2020年 11月 01日 08:00
韓聯社首爾11月1日電 自去年2月河內“金特會”破裂後,韓朝民間交流轉冷,今年朝鮮因新冠疫情關閉邊境後,更是雪上加霜。加上,朝鮮6月單方面爆破拆除韓朝聯辦,上月射殺南韓公務員,南韓輿論對朝觀感進一步惡化。
綜合政府和社會組織1日消息,南韓民間團體人道援朝活動已陷入低谷。在公務員槍擊案發不久後,統一部于9月23日批准對朝援助醫療物資,之後不再有援朝物資獲准出境。政府還通知已獲批援朝的團體叫停交付程式,此後不再有團體申請向朝鮮援助物資。
朝方也不歡迎韓方的援助。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8月以疫情防控為由親口宣佈不再接受外界的水災賑濟。統一部官員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金正恩8月拒絕外援後,援助物資過境朝中邊界不再通暢。11、12月是朝鮮的防寒用品需求旺季,往年忙於置辦物資的南韓援朝團體也都“按兵不動”。
韓朝經濟合作項目也缺乏動力。朝鮮2010年擊沉天安艦後,南韓出臺“五二四對朝制裁措施”。2016年開城工業園關閉後,韓朝經濟合作全面停擺。南韓新任統一部長官李仁榮曾提出“以物易物”的構想,引發對重啟經貿合作的期待,但疫情擴散造成韓朝交易商難以當面洽談,而且尋找不受國際制裁的品類和朝方交易商並非易事。
況且朝方對“小打小鬧”的經貿項目興趣不大。統一部另一官員稱,在對朝制裁機制下,苦心籌劃出“散客遊”和“小貿易”的新穎點子,但要實現人員往來、物資貿易的經濟合作,離不開疫情的緩解和朝方的配合。
韓朝交流合作支援協會會長康英植表示,韓朝民間交流合作偶爾中斷不乏先例,但這次遷延日久,使朝方和南韓援朝團體都陷入困境。(完)
knews@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