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問題週三集會將迎第1400次成共話人權平臺
韓聯社首爾8月13日電 南韓公民團體從1992年1月8日開始舉行的“解決日軍性奴制問題的週三集會”14日將迎來第1400次。
27年來,除在1995年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期改為哀悼集會之外,週三集會風雨無阻從未停歇。儘管一位接一位的慰安婦受害老人相繼離世,但要求日本政府承認歷史罪行、正式道歉、提供法律賠償的呼聲日益高漲。
1992年1月,由36個女性團體組成的“南韓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簡稱挺隊協)舉行首次週三集會,當時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單一主題集會竟會持續近30年之久。當時,30多名集會參與者在日本駐韓使館周邊遊行,要求日本政府承認日軍強擄慰安婦並正式道歉,為受害者提供賠償,為離世者建立紀念碑。
一開始心存顧慮的日軍慰安所受害者們拿出勇氣現身1992年2月26日舉行的第7次集會,向世人介紹自己的受害經歷。就這樣,一週又一週,週三集會在1993年迎來第100次,2002年和2011年分別迎來第500次和第1000次。如今已成為慰安婦問題標誌性雕像的“和平少女像”在第1000次集會上被安置於日本使館對面。
隨著時間的流逝,集會伊始時只有60多歲的吉元玉、李溶洙如今已成為九旬老人,解決慰安婦問題運動的象徵性人物金福童老人今年1月去世,享年93歲。目前,南韓政府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受害者共20人,平均年齡91歲。
正義記憶連帶(挺隊協後身)秘書長韓京熙(音)表示,週三集會剛開始只有受害者參與,後來不少青少年等普通民眾參與其中,該活動已經成為全世界與反人權行為抗爭的一個平臺。其間,週三集會向全世界宣明日軍性奴問題是戰時蒙受性暴力女性的人權問題,為樹立國際人權基準發揮了重要作用。週三集會不僅僅是要求日本政府承認罪行和提供法律賠償的一個活動,也是讓未來一代學習尊重人權和珍視和平的教育空間。
在南韓光復74週年前一天的本月14日,第1400次週三集會將在全世界10個國家的34個城市共同舉行。(完)
tanaka123@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