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Go to Navigation

韓中建交25週年大事記

滾動 2017年 08月 18日 07:00

韓聯社首爾8月18日電 24日是韓中兩國簽署《韓中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25週年紀念日。建立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韓中兩國最近面臨著新的考驗,兩國關係處於能否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時期。以下是韓中建交25年大事記:

▲1992年8月24日:韓中在北京簽署《韓中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92年9月:南韓總統盧泰愚訪華並同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舉行會談,發表《韓中共同宣言》。這是南韓元首首次訪問中國。

▲1994年3月:南韓總統金泳三訪華並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舉行會談,就通過對話解決朝核問題、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和文化協定的簽署事宜等達成協定。

▲199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韓並同南韓總統金泳三舉行會談,重申半島問題應由當事方解決原則。

▲1998年11月:南韓總統金大中訪華並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舉行會談,宣佈建立韓中合作夥伴關係,重申“一個中國”立場。

▲2000年6月:南韓將中國大蒜關稅稅率從30%上調至315%,中方暫停進口南韓手機、聚乙烯。

▲2000年7月:韓中大蒜談判達成一致,中方解除禁止進口南韓手機措施,韓方下調中國大蒜關稅稅率。

▲2001年6月:韓中漁業協定生效,雙方對水域、捕魚配額等進行協調。

▲2001年10月:南韓總統金大中訪華並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舉行會談,宣佈建立“全面合作關係”,江澤民表示積極支援改善韓朝關係。

▲2003年6月:中國《光明日報》刊登包含“高句麗是中國少數民族政權”內容的論文,引發爭議。

▲2003年7月:南韓總統盧武鉉訪華並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宣佈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

▲2003年末:中國成為南韓第一大出口對象國。

▲2004年2月:韓中就高句麗歷史問題由民間層次解決達成協定。

▲2004年末:中國成為南韓最大經貿對象國。

▲200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韓並同南韓總統盧武鉉舉行會談,重申和平解決朝核問題。

▲200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官網刊登一篇有關渤海歷史被編入中國歷史的論文摘要,引發爭論。

▲2007年末:中國成為南韓最大進口來源國。

▲2008年5月:南韓總統李明博訪華並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雙方宣佈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08年8月:南韓總統李明博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並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

▲2008年8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韓並同南韓總統李明博舉行會談,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定期召開韓中高層戰略對話達成共識。

▲2010年6月:南韓大幅放寬中國公民申請南韓簽證的條件。

▲2010年10月:旅韓中國公民突破60萬人。

▲2010年末:南韓對華出口額突破1千億美元。

▲2012年7月:因涉嫌違反國家安全危害罪而被中方拘捕的南韓朝鮮人權運動家金永煥以被驅逐出境的方式獲釋。

▲2012年8月:中國外交部否認對金永煥進行過刑訊逼供。

▲2013年6月:南韓總統樸槿惠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兩國發表聯合聲明。

▲2014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南韓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南韓總統樸槿惠舉行首腦會談。兩國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堅決反對在半島開發核武器。

▲2015年9月:南韓總統樸槿惠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觀看閱兵式。

▲2015年12月:韓中自由貿易協定生效。

▲2016年7月:韓美宣佈在駐韓美軍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2017年7月:南韓總統文在寅在德國柏林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會晤。(完)

yongjoo29@yna.co.kr

【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

主要 回到頂部